向著基督的單純和純潔
當你停下外面的忙碌,試著安靜下來,是否發現自己的里面千頭萬緒?當你試著在禱告中尋求神,是否發現,自己完全沒有神的回應?是什麼讓我們千頭萬緒,也沒有神的回應呢?
神渴望人能藉著靈與魂,來接觸神、明白神、愛神、揀選神,至終,可以代表神並且彰顯神。 這個神與人彼此擁有的過程,也正是人活著的意義。然而,神的對頭撒但,為著挫敗神,搶先進到人的裡面。首先攻擊的,就是人裡面的心思,使原本用來明白神、了解神的那個單純、純潔的心思,敗壞了,失去了它寶貴的功能,就是經歷生命,領略神的豐富。
單純和純潔,是解開人生奧秘,活出人生意義的關鍵,是人裡面向著生命的一種極寶貴的品質。沒有它,人沒有興趣認識真理,不能享受生命,也無法揀選生命的道路,就不能活出人活著的意義。
我們常常談論操練靈的道理,其實靈是否得操練,取決於我們的心思,取決於我們每天所思想的事,這也要決定我們是否可以向著基督單純、純潔的生活。
蒙悅納的禱告
在聖經中,還有一種不是為了贖罪,而是完全為著完成神旨意的禱告。它是奧秘的,是隱密的,發生在帳幕的深處,是在金香壇那裡的禱告。作為關心和服事神旨意的新約信徒,我們要如何產生這樣蒙神喜悅的禱告呢?
這樣的禱告,不是一種對外公開,被道德驅動的宗教儀式,而是一個不為人知,發生在帳幕裡,向著神隱密的奉獻。
今天,我們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:當我們禱告的時候,我們在哪裡呢?我們實際的情形是否離神很遠呢?我們必須認識,如果我們不在神的帳幕裡,不在正確的本質裡,就不可能有蒙神悅納的禱告來滿足神。
帳幕是神的居所,是神與人相會的地方,是一個聖別的領域。任何與神的屬性不相符的,都不能進入。所以,在舊約,要能進入帳幕,絕不是一件輕率或隨意的事,它必須經過一套非常具體並且繁複的手續。但如今,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,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,我們不僅得以進入帳幕,並且坦然進入至聖所(來 10:19-20)。在這個聖別的領域裡,我們藉著吃基督,得著神的自己,領會神的心意。祂是復活生命的餅,是驅盡黑暗的光,祂也是我們進入神旨意唯一的道路。在這樣的氛圍裡,我們就漸漸長大,成為關心並且服事神旨意的人,湧流出合神心意,蒙神悅納的禱告。
進入安息
除了啟示我們所擁有並享受的基督之外,希伯來書還以警告來勸誡我們:認識主、愛慕主、跟隨主是一回事;進入主自己作我們所應許的安息,又是另一回事。這個警告,是嚴肅的,是向我們這些已經相信主的人說的。
從這裡我們看出,心中的不信,是致命的,切斷人對神的享受,至終使人失去神所應許的安息。
表面上,我們可能宣稱自己早已接受了基督,也離開了世界,甚至參與許多屬靈的服事,但實際上,我們的內心卻遠離主,暗地裡,仍然堅持自己天然的觀念、做法和生活習慣;憑著自己以為的良善和美德,將對主的相信而順服,活成了宗教的義務,至終離棄了活神。
其實,當我們接受了主的救恩之後,只有一個確定的方向:就是進入帳幕——神的家,進入神所應許的安息。但我們若發現自己不能主觀地經歷赦罪的自由,並享受帳幕裡一切的供應,也沒有神真實的面光,就證明我們並沒有進入帳幕,進入主所應許的安息了。
基督所成就的,使我們的心有了方向,有了憑藉,可以正確的被使用。藉著心轉向我們的靈,坦然無懼地來到祂的寶座前,在帳幕裡,在祂的家中,接觸神、吸取神、享受神。這才是真實的召會生活,是神人都得安息的所在地。
我的心,你在哪裡?
他們觀看神的作為多年,卻始終不明白神的法則,對神的心願,一無所知。神的子民到底怎麼了,會讓神如此厭煩和痛心呢?
希伯來書第三章,幫助我們看見,神的子民不了解神的法則,比單純的無知要嚴重得多。他們的光景是來自他們的被罪迷惑,生出邪惡的心,所以神一再提到他們的心是硬的,是迷糊的,是不信的……
其實,神心頭的願望從未改變,祂想要與人相會,聯調為一,與人交通,傾心吐意。所以,要認識神的法則,開始這段與神同行,作神同夥的旅程,心乃是關鍵。當我們的心向著神,我們的靈才能敞開,才能遇見是靈的神,才能明白、體會神的心。
舊約中神子民的這種膚淺、不成熟的光景,今天也在召會生活中反覆上演。如果我們總以外面物質的方式來接觸神,我們所看見的,只會是神的作為,而永遠摸不著神的心腸。只有那些渴望神自己,不害怕與神面對面,主動去找神的,才是神的同伴。這樣的人,讓神今日在地上有路。
召會生活的入口
神是居住在帳幕中,所以人若要與神相會,就必須通過帳幕的入口,才得以進入帳幕。我們都知道,召會是舊約帳幕的應驗,今天我們要進入並享受召會生活,同樣需要一個實際的入口。那麼,我們要如何找到這個入口呢?
在舊約,神藉著眾申言者,多份多方的向列祖說話(来 1:1)。到了新約,這個從太初就有的話,進到時間裡,穿上血肉之體,藉著基督向人說話。這個被實化了的話,成了人接觸、進入並享受神的入口。這個話不是外面的律法,規條和字句,乃是一個活的人位,就是基督。祂是神榮耀的光輝,是神本質的印象,藉著祂,神被彰顯出來了(来 1:3);神的素質,被印刻、塗抹在人的裡面了。神如今在基督裡,時時對我們說應時的話。這個話,不但支搭了一個神與人共同居住的奧秘範圍,更成了進入這個範圍的唯一入口。
所以,在今天的召會生活中,會不會"吃"神的話,享受神的話,消化並吸收神的話,對新約的信徒,就至關重要了。因為這要決定我們有沒有入口,得以真實地進入召會生活。
支搭帳幕應該是我們天天的經歷。因為,我們每一次聽見主的話,主就已經在這裡支搭帳幕了。
阿爸父,一個帳幕裡的呼求
那麼,神是如何藉著帳幕,也就是新約的召會生活,來完成祂心頭的願望呢?我們是否認識並活在神這個準確的藍圖和方向上呢?
“支搭帳幕”不是一個名詞的說法或道理,而是一個動詞,一個行動,帶著生命的意圖。主的話不僅是帳幕的本身,也是帳幕的入口。作為新約召會中神的兒女,我們若不能藉用神的話,主觀地經歷神的自己,得著祂一切的豐富,我們就絕不能有分於今天在地上的召會了。
神的帳幕,就是祂的家,是單單為著祂的眾兒女的。帳幕裡一切的安排,都是神為著兒子住在家中所預備的,是神對祂的兒子愛的流露。所有精心設計的細節,都是為了使我們能過一個兒子當有的生活,是一個簡單、聖別、存心順服的甜美生活。
但是,要進入這個神為祂的兒子所預備的領域,有一個門檻,就是肉體被對付。
那些活在生命之靈的律裡(羅 8:3),受神的靈規律引導的,才是神的兒子(羅 8:14)。如今,我們本是在神兒子名分的靈裡,在神的家中,安家穩妥,享受那裡一切的豐富。在這樣的靈中,我們甜美、幸福地呼叫“阿爸,父”。
在祂面前的一剎那
他們雖然跟隨主出了埃及,卻發現自己來到一片充滿掙扎與危險的曠野。對於大多數基督徒來說,這就是他們對出埃及記的全部經歷。然而,神沒有停在這裡,祂帶祂的子民出埃及,不僅是為了給他們離開世界、蒙拯救的出路,乃是要把他們帶進神居所的建造。為此,祂已經預備了一個入口,這開啟了神的子民出埃及的第二個段落的經歷。
在這裡,神和祂的子民之間的整個氣氛,都改變了。從雜亂無章到整齊有序,從恐懼逃亡到安家穩妥,從渾濁嘈雜到清澈寧靜,就在這一剎那,一切都改變了。
從世界蒙拯救是一回事,而我們一直與祂同住,又是另一回事。人在神面前生活、吃喝、呼吸、享受,至終被祂完全浸透,才是神永遠的心意。
讓我們天天彼此相勸,絕不要錯過,在祂面前的那一剎那。
以斯拉過新年
新年的第一天,以斯拉不只有一個願望、有一個計劃,他也行動了。他從巴比倫動身了,離開了那個仇敵掌權的世界。以斯拉是亞倫的後代,精通神的律法,他這個決意的推力,必定來自他對神話語的認識與經歷。他知道神的心意,乃是要在地上建造神的居所。
以斯拉知道,除去巴比倫在神子民裡面所留下的遺毒,唯一的路,就是使他們被主的話重新構成。所以,他立定心志,殷情勞苦,用神的話一點一點的餧養、教導神的子民,將他們成熟地獻給神。
主清楚地啟示我們今年往前的方向和目標,就是向著神的旨意前行,回到神的話面前,被主的話構成,為著建造祂的居所。
是話中的基督,開始了我們新的一年。基督常新不舊,滿了生命的炸力和盼望,讓我們滿有動力的從宗教和世界的捆綁裡走出來,向著神建造居所的旨意,有活力的前行。
今年不會一樣,因為我們與以斯拉一同過新年。